8月21日起,铁路部门将扩大“复兴号”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,在京津冀地区安排开行22.5对“复兴号”动车组列车,通达北京南、武清、天津、北京西、涿州东、高碑店东、高邑西、保定东、石家庄、邢台东等10个车站。
6月26日,中国标准动车组“复兴号”开始在京沪线上运行,初期投入四对列车。当时,铁路业内人士透露,为了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,“复兴号”有望率先在京津冀区域内批量投入使用,京津冀区域内动车组硬件基础已经符合条件。
昨天,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“复兴号”在京津冀范围内开行的具体运行图。22.5对“复兴号”动车组列车,覆盖了北京南、武清、天津、北京西、保定东、石家庄、邢台东等10个车站。
记者注意到,“复兴号”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时速400公里以上,在京沪高铁上首发的列车运行时速为300公里。根据计划,预计9月中旬以后,中国铁路总公司将视具体情况,将“复兴号”的时速提升至350公里,届时它将是我国目前运行速度最快的动车组。也就是说,8月21日在京津冀地区开行的“复兴号”动车组,仍会延续此前的最高300公里运行时速,在速度上暂时没有变化。
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铁路总公司加快推进京津冀地区铁路建设,优化运输服务供给,积极推动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。在京津冀地区开行“复兴号”动车组列车,是铁路部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,打造高标准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,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。
正值十三届全运会召开之际,此举也是铁路部门服务第十三届全运会的重要服务措施。扩大开行世界最先进的动车组,可以让更多旅客群众乘坐体验“复兴号”动车组列车,更加直观感受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成果。
至于“复兴号”动车组未来还将在哪些线路上运营,上述负责人表示,铁路部门将坚持优质优价、市场化采购的原则,有计划地安排更多的“复兴号”动车组列车上线运营。
新京报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公开资料中获悉,继2017年4月中国铁路总公司首次采购50列“复兴号”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后,近日铁总再次采购了104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,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自获得型号合格证以来,采购量已达154列。据了解,铁总近期采购的“复兴号”动车组列车采购价位于1.7亿-1.72亿元/列区间,104列采购总价共178亿元左右。
孙章:京津冀协同发展,如何实现地域上的协同,主要靠轨道交通,高铁、城际铁路的联系。因此,在京津冀地区布局“复兴号”有其客观需求。另外,它还具有一个示范意义,现在有了雄安新区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“千年大计”,在京津冀地区布局“复兴号”,能够吸引全世界的关注,跟在京沪高铁上布局“复兴号”同样具有非常明显的示范意义。
孙章:京津冀地区的铁路基本上可以满足提速后的“复兴号”需要,像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,设计时速就达到350公里,北京到天津的城际铁路,也具备时速350公里的行驶条件。此外,“复兴号”是一个系列的发展,里面也有一些最高时速不足350公里的列车。
孙章:从硬件配置上,中国标准动车组“复兴号”的各类检测项点有2500多项,能够对走行部位的状态、轴承温度、冷却系统温度、制动系统状态、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。“复兴号”列车依靠这些完备的预警机制,在发生意外时可立即报警,并及时作出反应。另外,中国标准动车组“复兴号”还增设了碰撞吸能装置、防脱轨装置、防车厢与车架分离装置,确保遇到极端情况时起缓冲保护作用。
从运营上,我们也努力做到严防死守,积极进行风险管控,有一些日常的例行措施,比如每天早上都会有人去测车辆的各种数据,确保其在高速行驶状态下能够安全运行。
孙章:“复兴号”从牵引到车体、转向架等一系列都有自主知识产权,都是按照我们国家铁路未来发展目标研制的。在投入运营前,经过了非常严苛的测试阶段,应对现在的轨道条件完全没有问题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在经过桥梁、弯道、隧道时需要减速,我们的智能运行系统,可以自动适应这样的特殊路况,发出指令。
孙章:以“复兴号”动车组列车替换“和谐号”,这是一个必然趋势。我国推广应运“和谐号”动车组已经有大约10年的历史。“和谐号”的寿命周期是20年,而“复兴号”要长一些,是30年。为了达到2020年铁路运营总里程12万公里的目标,我国每年都要新修建3000公里的铁路新线,其中就包括大量高铁线路。这些替换下来的“和谐号”动车组,可以投放到新修线路、城际铁路以及低速高铁线路内,维持铁路运输系统的一个正常新陈代谢。
“复兴号”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、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。7月27日,两列“复兴号”列车在京沪高铁上进行350公里时速体验运营,预计在9月中旬京沪高铁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,“复兴号”将按时速350公里在京沪高铁线上线运营。
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悦明介绍,中国标准动车组的“标准”,意味着今后所有高铁列车都能连挂运营,互联互通。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级的车,不管是哪个工厂出品,不管是哪个平台出品,都能连挂运营,不同速度等级的车也能相互救援。
王悦明介绍,中国高铁是以“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”的方式诞生的,当初从欧洲、日本引进了1型车、2型车、3型车和5型车四种不同的技术平台,这些车型技术路径不同,虽然“兼收并蓄”结合了我国的技术特点,但毕竟不是我们完全自主的产品。
王悦明说,这些技术平台的标准系统不统一,没有做到标准化统型,不仅司机的操作台不一样,连车厢里的定员座位都不一样,无法相互替代。一旦某节车厢出现故障,需要组织乘客换乘,临时调来的车很可能要么“挂不上”,要么“缺座位”。
不仅列车有这种尴尬,因为车型标准不统一,每种车都需要有备用车停在车站应急,动车检修的车间要把4种车的零部件全部配齐,高铁司机也要把各种车型都学习一遍。
中国标准动车组的“中国”,就意味着高铁从最早的“混血”发展到由内而外都是“纯中国产”的主导地位。新京报讯 (记者郭超 见习记者裴剑飞)
上一篇:小创新除“大病” 下一篇:复兴号霸气“变脸” 揭秘高铁的美瞳时刻